复制PBS技术进展及生产工艺简介

浏览: 时间:2022-10-30
PBS简介:脂肪族二元酸与二元醇共聚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S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是其典型代表。

PBS

一、PBS简介:脂肪族二元酸与二元醇共聚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S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是其典型代表。

2

PBS 及 PBSA 虽开发较早,但受其自身性能限制,PBS市场用量不及 PBAT,目前全球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的生产都以 PBAT 为主。

3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为107.7 万吨。其中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8.62万吨,占比8%;
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25.85万吨,占比24%;

二、专家预测PBS迅猛增长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 )由于丁二酸(SA) 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专家预计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的生产将迎来迅猛增长。相信 PBS 很快会像如今已经广泛应用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AT ) 那样做到大规模生产。这两种聚酯材质都已广泛用作淀粉或 PLA 的软化混合成分,且从“包袋市场”的增长中获得了最大收益。

如同 PLA 一样,该脂肪族聚合物可以说是 100%的生物材料,可以通过氢化丁二酸( SA) 来制造 1,4 丁二醇( BDO ) ,或直接通过发酵来制造 BDO。

其中目前行业内主流以化学合成法为主要生产工艺,因其生物发酵法成本较高,不易于工业化,所以实际情况很难得到推广。
化学合成法工艺中,还分为了直接酯化法、酯交换法、扩链法等三种工艺类型,直接酯化法又分为了溶液缩聚法、熔融缩聚法、熔融溶液结合法。目前工业化装置中主要以直接酯化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而其他生产工艺因存在各自的缺点,整体工业化占比较小。

4

                               图注:主要的生产工艺类型介绍

三、国内PBS技术进展

国内的PBS研究和产业化,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走在了前列。

2006年,安徽安庆和兴化工公司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建成年产3000吨挤出、注塑级的PBS生产线,2009年万吨级的挤出、注塑级生产线也已顺利投产。

2006年底中科院理化所和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授权鑫富药业生产20000吨/年PBS,于2007年完成了一期的生产设施建设,并试车成功,顺利生产出注塑级、挤出级和吹膜级的PBS,一期年产量为3000吨,二期达到20000吨。这条生产线采用理化所的一步法聚合工艺,是世界上第一条一步法PBS生产装置。

2006年,中科院理化所又与江苏邗江佳美高分子材料厂签订了PBS项目合作合同,投资5000万元,产量为13000~20000吨/年。并于2007年试车成功。

山东汇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采用了中科院的技术建设了一套20000吨/年的PBS装置,并于2013年投产。再加上其2012年建成的500吨/年装置,总产能达到25000吨,号称是全球最大的PBS生产基地。最近其产品还出口西班牙,为我国的PBS产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带来机遇。

2013年,中科院理化所的技术又落户山西金晖兆隆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产能为20000吨/年。

2009年,金发科技启动了位于珠海的PBSA项目,2010年5月建成试产,2011年投产。首期产能为30000吨/年,二级为90000吨/年。其PBSA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2012年,蓝山屯河年产10000吨PBS装置试车成功,标志着填补我国西北五省空白的PBS降解塑料在新疆诞生,同时也成为国内五家PBS降解塑料的生产企业之一。上海聚友化工负责该项目的专利设备供货与工程设计。